给六十四卦纳甲是《河洛真数》要用到的理论元素之一。纳甲分为纳干与纳支。将十个天干与八卦中的爻对应起来,就是纳干;将十二地支与八卦中的爻对应起来,就是纳支。纳甲后,干支具备的比阴阳更广泛的属性也转移到了卦与爻上,大大丰富了卦与爻的性质。
纳干与纳支
纳甲分为纳干与纳支。纳干是把十天干与八卦以阴阳对应的方式相配。天干中奇数位的“甲丙戊庚壬”为阳干,偶数位的“乙丁己辛癸”为阴干,乾坤是阴阳的始终,因此以代表奇数始终的“甲壬”配乾,代表偶数始终的“乙癸”配坤,庚阳配震,辛阴配巽,戊阳配坎,己阴配离,丙阳配艮,丁阴配兑。
八卦配以十二支,称为纳支。其配法也是把十二支分为阴阳两组,“子寅辰午申戌”为阳支,“丑卯巳未酉亥”为阴支。“乾震坎艮”四阳卦按不同的顺序分别配以阳支,“坤巽离兑”四阴卦也按不同的顺序分别配以阴支。
举例来说:乾卦从初爻到六爻的地支依次为:子寅辰午申戌,这六个地支是顺次间隔排列的。巽卦初爻到六爻的地支依次为:丑亥酉未巳卯,这六个地支是逆次间隔排列的。八卦中,乾坤为父母,其余的六卦称为“子卦”。所以,子卦中的三个阳卦和乾卦一样,为顺次间隔排列地支;三个阴卦和坤卦一样,为逆次间隔排列地支。规则为:乾卦初爻是子,坤卦初爻是未,坎卦初爻是寅,艮卦初爻是辰,震卦初爻是子,巽卦初爻是丑,离卦初爻是卯,兑卦初爻是巳。把乾坤两卦的十二个爻对应一年的十二个月,即十二地支。八卦纳支由此而来。
在纳干、纳支的基础上,再给卦配以五行,这就是“八卦所属五行”。既然五行之间有生克关系,八宫之间也便存在生克关系。如:乾兑为金,克震巽之木;震巽为木,生离火;离又反过来克乾兑。纳甲之前的八卦、五行、天干地支、方位都是独立的。八卦不具备生克的性质,而五行也没有阴阳属性。纳甲的意义在于把它们结合在一起,使八卦具备了五行、天干和方位等特性,这样推演出的六十四卦便具有更广泛的对应物和更大的预测力。
天干地支的数字解读
在《河洛真数》的理论中,每个天干地支都对应着不同的数字,这是进行预测的前提准备。
洛书与八卦
洛书九宫与后天八卦相对应。洛书的数字方位排列歌诀是:“戴九履一,左三右七,二四为肩,六八为足,五十居中”。洛书数字与八卦的对应关系是:
坎居北方为一数,坤居西北为二数;震居东方为三数,巽居东南为四数;五寄中宫;
乾居西北为六数,兑居西方为七数;艮居东北为八数,离居南方为九数。
十天干配卦歌诀
壬甲从乾数,乙癸向坤求;庚在震上立,辛在巽方游;
丙于艮门立,己以离为头;戊须坎处出,丁向兑家流。
十天干取数
八卦各有其对应的洛书数字,十天干各有其对应的八卦,所以十天干与洛书九宫就对应到一起了,其歌诀是:
戊一乙癸二,庚三辛四同;
壬甲从六数,丁七丙八宫;
己九无差别,五数寄于中。
十二地支取数
十二地支与河图相对应,两者对应关系的歌诀是:
亥子一六水,寅卯三八真;
巳午二七火,申酉四九金;
辰戌丑未土,五十总生成。
意思是:亥子对应1和6,寅卯对应3和8,巳午对应2和7,申酉对应4和9,辰戌丑未对应5和10。如此来取地支之数,古人对其缘由的分析为:
北方水,亥子居之,北方一六数,一属阳,六属阴,故曰亥子一六水。
东方木,寅卯居之,东方三八数,三属阳,八属阴,故曰寅卯三八真。
南方火,巳午居之,南方二七数,七属阳,二属阴,故曰巳午二七火。
西方金,申酉居之,西方四九数,九属阳,四属阴,故日申酉四九金。
中央土,辰戌丑未居之,中央五十数,五属阳,十属阴,故曰辰戌丑未土,五十总生成。
化卦的依据
天干地支都配数之后,就可以计算八字对应的数了。计算方法很简单,只需要把几个数字相加就可以得到结果。
比如某人的八字为“壬戌戊申己丑己巳”,其中四个天干对应的数为:壬6、戊1、己9、己9,四个地支对应的数为:戌5、10,申4、9,丑5、10,巳2、7。将以上数字中的奇数相加作为“阳数”,也叫“天数”:1+9+9+5+9+5+7=45;偶数相加作为“阴数”,也叫“地数”:6+10+4+10+2=32。
在从1到10的十个数中,奇数之和为25,古人称之为天数的正数,偶数之和为30,称之为地数的正数。在算出八字的天地数之后,要与这两个正数作比较后才可以取出卦象。规则如下:
天数化卦
所得八字的天数有如下情况:
1.小于或等于25则舍去十位,只取个位数为卦;
2.大于25则减25,所余之数为一位数时,则取个位数为卦;所余之数为两位数时,则舍去十位,只取个位数为卦。
3.大于25则减25,所余之数为两位数的整数时,如余10或20,则舍去个位数,只以十位数数字,即以1或2为卦。
如:天数为17,则减10,以7化卦;天数25,则减20,以5化卦;天数31,则减25,以6化卦;天数为35,则减25余10,以1化卦;天数50,则减25得25,再减20,以5化卦。
以数字化卦时,参照前文的洛书与后天八卦的对应关系,如:坎为1,坤为2。
地数化卦
所得八字的地数有如下情况:
1.等于30则取3数,小于30则舍去十位,只取个位数为卦:
2.大于30则减30,所余之数为一位数时,则取个位数为卦;所余之数为两位数时,则舍去十位,只取个位数为卦。
3.大于30则减30,所余之数为两位数的整数时,如余10、20或30,则舍去个位数,只以十位数数字,即以1、2或3为卦。
如:地数为14,则减10,以4化卦:地数为29,则减20,以9化卦;地数为30,以3化卦;地数为43,则减30余13,再减10,以3化卦,地数为50,则减30余20,遇10不用,以2化卦。
中宫五数的化卦规则
如果天数或地数中有以5数起卦者,由于5寄于洛书中宫,不对应卦象,所以要靠另外的方法化卦:根据“上中下”三元不同而起不同的卦。
每一元60年,元又分为“上中下”三种,成为“三元”。从黄帝元年开始算起,每三元180年。离我们最近的三元是农历1864甲子年-1923癸亥年为上元1924 甲子年-1983癸亥年为中元,1984甲子年-2043癸亥年为下元。
根据三元和性别的不同,所得的5数要对应不同的卦,其寄宫诗诀是:
上元男艮女为坤,女兑男离属下元。中元阴女阳男艮,阳女阴男亦寄坤。
意为:男命遇5数,生于上元,就为艮卦生于中元,阳男为艮卦,阴男为坤卦生于下元,就为离卦。女命遇5数,生于上元,就为坤卦生于中元,阳女为坤卦,阴女为艮卦;生于下元,就为兑卦。
一个六爻卦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,上面的三个爻称为上卦,或外卦;下面的三个爻称为下卦,或内卦。将天数和地数所对应的八卦组合成一个六爻卦,称之为“荡”。把天数之卦放在上面还是下面,与所测之人的性别和出生年份的阴阳有关。
八字年干为“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”的人称为阳男或阳女;八字年干为“乙、丁、己、辛、癸”的人称为阴男或阴女。
对于阳男、阴女,将天数之卦作为上卦,地数之卦作为下卦。
对于阴男、阳女,将天数之卦作为下卦,地数之卦作为上卦。
举例来说,如果某人八字的天数为15;地数为33。地数33-30=3,根据八卦之数,地数取“震”卦,天数15-10=5,如果她是女性,出生在“壬戌”年,“壬”为阳,所以为阳女,生于1982年,为中元,所以其天数取“坤”卦。由于她是阳女,
所以以天数之卦作为下卦,地数之卦作为上卦,得到雷地豫卦。这个卦被称为“先天卦”,可以根据此卦和出生时辰求出元堂爻,再以元堂爻起出后天卦。
卦中的重点
元堂是卦中的重点,是人的命运吉凶之气所在。元堂之气吉,则为富贵、贤良、高寿等;元堂之气凶,则为贫贱、下愚、天折等。不过,元堂爻的取法较复杂。
一天12个时辰中,从子时至巳时为阳时,从午时至亥时为阴时。阳时生人先取阳爻为元堂,阴时生人先取阴爻为元堂。无论阳爻、阴爻,都是以时支所落的爻作为元堂爻。六十四卦变化复杂,三百八十四爻又各不相同,元堂的取法也有所不同,下面详细介绍。
1.一阳爻元堂卦式
当卦中只有一个阳爻,则先把子、丑设在阳爻位上,再把寅、卯、辰、巳自下而上排在阴爻上。然后,按照时支起元堂。时支在哪一支爻上即取此爻为元堂爻。
2.一阴爻元堂卦式
当卦中只有一个阴爻,则先把午、未设在阴爻位上,再把申、酉、戌、亥自下而上排在阳爻上。然后,按照时支起元堂。时支在哪一支爻上即取此爻为元堂爻。
3.二阳爻元堂卦式
当卦中有两个阳爻,则在两阳爻位重数地支,两次往复,再把辰、巳自下而上排在阴爻上。然后,按照时支起元堂。时支在哪一支爻上即取此爻为元堂爻。
4.二阴爻元堂卦式
当卦中有两个阴爻,则在两阴爻位重数地支,两次往复,再把戌、亥自下而上排在阳爻上。然后,按照时支起元堂。时支在哪一支爻上即取此爻为元堂爻。
5.三阳爻元堂卦式
当卦中有三个阳爻,则只在三阳爻位重数往复,不在阴爻上排地支。然后,按照时支起元堂。时支在哪一支爻上即取此爻为元堂爻。
6.三阴爻元堂卦式
当卦中有三个阴爻,则只在三阴爻位重数往复,不在阳爻上排地支。然后,按照时支起元堂。时支在哪一支爻上即取此爻为元堂爻。
7.四阳爻元堂卦式
当卦中有四个阳爻,则先推四个阳爻,即将子、丑、寅、卯自下而上排在阳爻位上,不往复重数。再把辰、巳自下而上排在阴爻上。然后,按照时支起元堂。时支在哪一支爻上即取此爻为元堂爻。
8.四阴爻元堂卦式
当卦中有四个阴爻,则先推四个阴爻,即将午、未、申、酉自下而上排在阴爻位上,不往复重数。再把戌、亥自下而上排在阳爻上。然后,按照时支起元堂。时支在哪一支爻上即取此爻为元堂爻。
9.五阳爻元堂卦式
当卦中有五个阳爻,则先推五个阳爻,即将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自下而上排在阳爻位上,不往复重数。再把巳排在阴爻位上。然后,按照时支起元堂。时支在哪一支爻上即取此爻为元堂爻。
10.五阴爻元堂卦式
当卦中有五个阴爻,则先推五个阴爻,即将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自下而上排在阴爻位上,不往复重数。再把亥排在阳爻位上。然后,按照时支起元堂。时支在哪一支爻上即取此爻为元堂爻。
11,六阳爻元堂卦式
当卦中只有阳爻,即为乾卦时,则应分男女、阴阳时生来取元堂爻。阳时生的男子,在下卦中自下而上往复重数三个阳爻。如果是阴时生的男子,则在上卦中自下而上往复重数三个阳爻。然后取元堂爻。
如果是女命得乾卦,则要根据出生的时间,以夏至和冬至为界点,看其处于哪一个时间段,然后据此进行推算。具体地讲,冬至到夏至期间出生的女子,阳时生人则在上卦自上而下往复重数三个阳爻;阴时生人则在下卦自上而下往复重
数三个阳爻。夏至到冬至期间出生的女子,阳时生人则在下卦自下而上往复得数三个阳爻;阴时生人则在上卦自下而上往复重数三个阳爻。然后取元堂爻。
12,六阴爻元堂卦式
当卦中只有阴爻,即为坤卦时,也要应分男女、阴阳时生来取元堂爻。阳时生的女子,在下卦中自下而上往复重数三个阴爻。如果是阴时生的女子,则在上卦中自下而上往复重数三个阴爻。然后取元堂爻。
如果是男命得坤卦,也要根据出生的时间,以夏至和冬至为界点,看其处于哪一个时间段,然后据此进行推算。具体地讲,夏至到冬至期间出生的男子,阳时生人则在上卦自上而下往复重数三个阴爻;阴时生人则在下卦自上而下往复重
数三个阴爻。冬至到夏至期间出生的男子,阳时生人则在下卦自下而上往复重数三个阴爻;阴时生人则在上卦自下而上往复重数三个阴爻。然后取元堂爻。